美哉广西:资源河灯节
| 招商动态 |2016-08-17
我小时候是很忌讳鬼节的,因为在我的老家有句谚语“七月半、鬼敲(邀)伴”。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年七月半,大人们烧香、祭祀祖先,祭祀完后的鸡、肉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餐。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有鸡吃、有肉吃,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啊,小孩子们可高兴了!晚餐后,我和小伙伴们把“七月半、鬼敲(邀)伴”当作儿歌唱,在满村子的巷道里边追逐边唱着“七月半、鬼敲(邀)伴”。约莫过了1小时左右,我的肚子痛了起来,疼不堪言,大哭不止。我母亲见状慌了手脚,难道是鬼魂缠身了?赶紧背我到村里一位师公(道公)那里医治,师公端来一碗水,嘴里念念有词,还指手画脚地做了一番法事,叫我把水喝下,然后又叫我母亲去找来一只公鸡,把鸡冠上剪开一点尖角挤出一些鸡血涂在我的肚脐眼上。说来也奇怪,经师公这么一弄,我肚子的疼痛马上减轻了。然后师公吩咐我母亲带我回家,说睡一觉就会全好的。我是个无神论者,我不相信有鬼,今天回过头来想当年发生的这件事,是不是那餐晚饭吃得太撑,而饭后又紧接着剧烈运动导致的急性肠炎?但如今,我倒是很喜欢七月半这个节日了,因为这个节日,大家祭祀祖先,缅怀先辈,同时也祈求祖先保佑,祈求幸福安康、事业有成,这个节日,它提醒我们活着的人要懂得感恩,活着的人要积极上进,追求好的生活。
我到资源县参加河灯节,有好几次了。我不是资源人,怎么大老远地跑到资源去过河灯节呢?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资源的气候条件好,七月半期间正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而资源地处广西北部一个高海拔山区,夏无酷暑,是个避暑的好去处,二是资源县把鬼节搞成了一个有文化内涵的河灯节,既巧妙地避开了“鬼”,又让来的游客也能各自点上一盏河灯参与祈福,也就是说既能互动又有意义;第三吗,因为我是一个贪图玩的人拉!
我在壮族地区工作后我感觉到,对于鬼节,其实壮族同胞们更重视这个节日,他们过农历七月十四,他们把这个节看得比我们汉族过年还重要。在壮族居住区,有两个节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农历七月十四,另一个就是农历三月三(不一定是三月三那一天,有的是三月初七,有的是三月初九)。既然壮族地区那么重视七月十四,为什么没搞出个大的节庆来,偏偏是地处桂北一隅的山区小县资源把鬼节给搞大了?我想主要还是资源县县委、政府领导当年头脑清晰、思路对了,加上历届来领导的坚持。在当今我们很多地方在为找路子苦思冥想的时候,我想资源办河灯节这一举措可以值得好好借鉴和学习。
资源县“七月半”河灯歌节从1995年开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在广西区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先后被列为“中国百姓生活游”十大主题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月半”河灯歌节已成为资源促进旅游的信息载体、招商引资的魅力平台、展示形象的靓丽窗口和吸引游客的文化盛会。2012年开始,资源县在举办河灯歌节的同时,举办丹霞文化旅游节,充分展示资源享有“丹霞之魂”盛名的丹霞文化旅游独特魅力,将丹霞文化旅游节打造成在全广西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实现丹霞文化旅游与河灯歌节活动的融合发展。
一个活动年年办,年年要推陈出新不容易,况且当前又提倡节俭办节庆,从简办会,确实很考验地方党委、政府。
今年的资源河灯节,资源县深挖细掘河灯与山歌文化的深刻内涵,以“银河天灯·缘聚资源”为主题,以河灯仙子为线索,以河灯的故事为讲述重点,打造一台追溯历史、横跨古今,融合神话传说、爱情故事、传统音乐、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的精品文化演出。
好,让我们透过我的镜头来体验资源的河灯节:
“银河天灯·缘聚资源”国家非物文化实景演出
古时,有一户王姓的人家老来得女,起名仙花。
仙花十五岁这年的七月十五突然失踪了,老两口着急万分,跟邻里街坊打着火把寻遍资江都没有找到仙花的身影。仙花的父亲找到孔雀公主,询问仙花的下落。仙花的父亲在孔雀公主的指引下,召集邻里街坊在江中放河灯,希望迷路的仙花看到河灯后能一路找回家。大家纷纷来到江边,把扎好的河灯放到江里。一位妙龄女子踏上一盏荷花灯,宛若河灯仙子,漂浮上岸。那女子就是仙花。 从那以后,沿江两岸的人为了让迷失的亲人回家,年年的七月半都在江里放灯。
瑶族男女青年在河灯节相遇,因河灯结缘,相识相守为线,展现资源的少数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地域民俗、淳朴民风、生活气息等。
瑶族爬楼风俗展演
祈福仪式
放河灯、寄心愿
小鱼你要带着祝福飘向何方?
五颜六色的大小河灯,托着心愿,带着祝福,随江水缓缓前行
资源的大街小巷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
除了放河灯,也有好多人点燃孔明灯进行祈福。
一轮明月高高升起
焰火更是把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如此美丽的夜晚,怎能不让人流连呢?